当前位置:通达金融百科网 >> 基金知识 >> 货币基金 >> 详情

《货币基金收益率走低,闲钱还能放哪里?》


2025-06-30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是当前低利率环境和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必然结果。根据Wind数据,2023年以来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跌破2%,部分产品甚至低于1.5%。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1.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表现优于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通常高出0.5-1个百分点。主要投资AAA级同业存单,流动性较好,7天持有期后可赎回。

2. 短债基金

投资组合久期控制在1年以内,波动大于货币基金但长期收益更高。部分优质短债基金近三年年化收益可达3-4%,适合持有1个月以上。

3. 国债逆回购

短期资金最佳选择之一。GC001(1天期)在季末、年末等资金紧张时年化收益率可能飙升至5%以上,平常维持在2%左右。

4. 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

T+0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在2.2-2.8%之间。需注意部分银行产品有1万元快赎限额。

5. 可转债打新

适合小额资金参与,年均收益约2000-5000元。需要股票账户,中签后通常持有20天左右。

6. 黄金ETF

抗通胀属性强,与股市相关性低。2023年上海金AU9999涨幅超15%,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稳定器。

7. REITs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具备强制分红特性,当前平均分红收益率约3.5-6%。注意场内价格波动风险。

8. 创新型存款

部分民营银行推出的7天/1个月周期存款,年化利率可达3-3.5%,50万内受存款保险保障。

市场环境变化需要动态调整策略:当SHIBOR利率回升时,货币基金收益率可能反弹;股市回暖阶段,20%仓位配置指数ETF可增强收益。关键是根据资金使用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做组合配置,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流动性需求。建议保留10-30%资金在货币基金应对突发需求,其余部分阶梯式配置不同期限产品。

标签:货币基金